反思應用劇場/戲劇教育:歷久不衰的核心價值

reflections 反思 Nov 01, 2024

 不久前,我在倫敦觀看《5月35日》的劇場演出時,聯合監製Sarah Tang走來跟我打招呼。「Phoebe!你記得我嗎?我在三年前訪問過你呢!」原來2021年我為「新加坡戲劇教育工作者協會」的國際研討會作主題演講時,Sarah跟我做過一個訪問(詳見原文)。Sarah傳來訪問文稿,我重讀文章,想起當時自己正經歷許多變化:COVID在影響著全球,香港在經歷翻天覆地的政治動盪,我自己則剛離開土生土長的香港,移民到英國。幾年下來,當時的想法跟現在可有分別?結果我看見的是許多核心信念一直沒變。

  比方說,我始終認為應用劇場/戲劇教育的本質在於挑戰現狀、打破常規。作為戲劇教育工作者,我們質疑保守的教學方式,不斷提出具挑戰性的問題,啟發學員主動思考。我們開啟創意空間讓人探索想法,使學習變得主動。可以說,「打破」與「顛覆」正是應用劇場/戲劇教育的靈魂。

  我也依然相信應用劇場/戲劇教育必須提供對話空間。然而,隨著社會日益政治化,以及社交媒體加劇兩極化的爭辯,促進真誠對話變得越益困難,卻也更加重要。我自己當然有政治立場,但在應用劇場/戲劇教育的場景,我提醒自己要把個人立場暫時放在一邊,遇到政治立場跟我截然不同的學員時,更必須耐心聆聽其觀點,因為作為主持或帶領活動的人,我必須讓不同觀點都有機會被表達。只有在這樣的對話中,思考才能真正發生。

 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要「扮中立」──假裝沒有立場是一種虛偽的做法,也是對教育本質的誤解。反之,我會選擇坦承自己的立場,同時真誠地傾聽對方的觀點。很有趣,當我帶領戲劇活動時,由於身份改變了,往往比平日更有能耐聆聽相反意見呢!

  最後,我依然覺得網上教學壓扁了戲劇空間,把原本立體的體會扁平化,使通過五感作出的人際互動,變得過度依賴視覺和聽覺。然而疫情帶來的限制也催生了新的可能性,使得大家不再聚焦在「網上教學做不到什麼」,轉而著眼於「它能做到什麼」,繼而在局限中發掘出新的價值。坦白說,倘若沒有COVID,我或許無法想像自己能運作一所網上學校。

  三年過去了,世界的樣貌在變化,時而像在向前走,時而像在走回頭。然而我追求的核心價值依然不變,無論是在實體空間還是網上課堂,這些價值始終指引著我前行。